真情幫扶拔窮根 ——沅陵縣人民醫院對口幫扶涼水井鎮徐家村側記
發布時間:
2020-05-29
來源:
初夏時節,武陵山深處的沅陵縣涼水井鎮徐家村,青山如黛,景色宜人,雞鳴犬吠,炊煙裊裊,一幅人旺業興的如詩畫卷映入眼簾。
“村里的巨大變化,都是對口幫扶的功勞。”說起如今鄉親們過上的好日子,村支部書記謝海林對后盾單位沅陵縣人民醫院和該院派出的扶貧工作隊褒獎有加。
通村道路已全部硬化;安全飲水工程實現全覆蓋;全村貧困戶100%參加農合保險;完成危房改造15戶,易地搬遷5戶、17人;在校學生171人,沒有一個孩子失學……截至目前,徐家村建檔立卡貧困戶53戶189人,已脫貧51戶182人,貧困發生率為0.2%。
徐家村地處深山,交通不便,村情復雜,發展長期滯后。沅陵縣人民醫院倡導以“黨建促扶貧,以扶貧強黨建”,積極推進基層黨建和精準扶貧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條“黨建+扶貧”的工作模式。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周素芳是徐家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她帶領隊員秉持“強村組先強班子”的理念,在2018年協助鎮黨委對徐家村進行了村支“兩委”換屆,及時調優配強支部班子。
駐村幫扶以來,隊長周素芳身先士卒,吃住在村里,她和隊員們起早貪黑走村入戶,摸準村情找“病根”,趁熱打鐵齊“會診”,和村干部通宵達旦研究脫貧方案,制定村集體經濟發展計劃。
村集體企業“清香泉純凈水廠”,之前經營不善,連年虧損。周素芳和村干部商定以承包的方式包出去,并且聯系后盾單位幫助銷售,僅此一項的年收入就達10萬元。
村里投入20萬元資金,以入股分紅的形式投入到涼水井鎮“聯興蛋雞養殖場”,年底分紅利,每年可獲村集體收入2萬元。
村里成立了“烏頭咀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與所有貧困戶建立了利益聯接機制;積極為有意愿的種植養殖戶申請小額信貸,鼓勵村民大力發展養殖和種植業;擴大并維護好村里的約67公頃公益林,實現年收入1.5萬元。
與此同時,沅陵縣人民醫院10名干部職工與貧困戶“一對一”結對幫扶,因戶施策,制定幫扶措施,解決發展生產、增加收入、入學就醫、殘疾證辦理等多方面的實際困難。
“白衣天使團隊就是好!”村民們贊嘆。村民毛某河因修通組公路對地基造成不安全因素,怨氣較重,,扶貧工作隊和村干部聯合做工作,經反復溝通,達成了解決方案,讓信訪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
村民毛某英患直腸癌,因本人沒有公開病情,未納入貧困戶,扶貧隊員和村支兩委知曉后,主動上門送上幫扶資金并組織村民募捐,通過民主評議,將該戶整戶納入了低保,并幫助辦理了臨時救助和大病救助。
村民李某花精神異常,住在一棟破舊的木屋里。扶貧工作隊為她解決住院費用,多次送衣送吃,并幫她辦理殘疾證,村里為她申請了低保,在新房子里添置生活必需品。
“做一支永不撤退的工作隊!”扶貧幾年來,沅陵縣人民醫院幫扶工作隊在人民醫院黨委的領導下,發揚“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崇高品質,與徐家村結下了深厚情誼,使偏僻的山村發生了很大變化。周素芳表示,脫貧有盡頭,情誼無終點,沅陵縣人民醫院幫扶工作隊和鄉親們的心一直緊緊地貼在一起。